“中国保险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成长周期”……4月18日,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和互联网保险科技平台元保共同发布的《2022年中国互联网保险消费者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如是展望。从购买险种这一维度来看,《报告》指出,储蓄型保险增长或超传统寿险,商业养老险已成为消费者规划养老生活的重点方向。
《报告》还从消费者特征、购买动机、购险看重因素等维度进行了统计和总结。那么,哪个年龄段的群体是保险消费者的中流砥柱,且更倾向于在互联网上买保险?消费者购险最看重的因素有哪些?
(相关资料图)
“80后”成购险主力军,理赔备受关注
互联网保险凭借着灵活方便、性价比高的特点收获了各个年龄段的消费者。
“80后”这一群体成《报告》的一大关键词。从消费者特征来看,“80后”是保险消费的中流砥柱。
《报告》显示,在保险花费上远超其他年龄段消费者。相较于其他年龄段的消费者,“80后”为主的31-40岁消费者保险花费更多,其中75%的家庭年度保险花费超5000元,此外他们更倾向于在互联网上购买保险。
在保险消费者中,购险年限越长的消费者越倾向在互联网上买保险。《报告》显示,访谈中发现,他们选择在互联网上购买保险的原因是产品性价比高、种类丰富、信息透明、便于自主决策、不会被过度营销所打扰。
理赔和服务是影响售后体验的关键因素,如果理赔或服务不到位,“投保容易理赔难”很容易成为一些消费者的固有印象。从购险看重因素这一维度,《报告》显示,理赔是消费者购险前后均最看重的因素之一。“90后”更重视售后人员的专业性和服务态度,“80后”更在意理赔速度和理赔便捷性。具体来看,“80后”消费者对理赔速度和1V1理赔指导有更高的要求,“90后”对专业性和服务态度更在意。
从理赔满意程度来看,绝大多数理赔过的消费者对理赔满意。根据《报告》,在理赔成功的消费者中,93%的消费者对理赔满意,仅有7%的消费者对理赔不满意。访谈发现,消费者希望理赔流程更透明、清晰。
“赔不赔、赔多少是消费者最为关心的话题。”资深精算师徐昱琛表示,买保险对于消费者来说就是在买理赔、买服务,所以消费者较为关心理赔。不过,保险属于射幸合同,即在一定情况下会发生理赔。并且保险理赔相对而言较为复杂,这使得消费者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区。
商业养老险上演“未来已来”
作为数字化时代的新兴业态,互联网保险被视为行业增长新引擎。那么,未来哪一险种将成为互联网保险消费者眼中的新“顶流”,且可以成为互联网保险进一步发展的推手?
疫情三年,大众避险情绪升温,收益稳定、相对灵活的储蓄型保险如年金保险、增额终身寿险、两全保险等保值类保险的需求开始提升。根据《报告》,调研数据显示,未来1—2年消费者对于储蓄型保险的购买规划明显上升。
此外,2022年被定义为中国个人养老金元年。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正加速扩容,自中国银保信自去年11月公布首批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名单后,该产品名单多次扩容,截至目前,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已增至28款。
未来,商业养老险这一市场将释放更大的潜力。《报告》指出,从消费者需求看,老年人口规模扩大,养老资金承压的同时,必将带来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需求。这万亿市场空间,成了参与主体的机遇和挑战,商业养老保险或将迎来“百花齐放”的黄金时代。
在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及不婚化趋势下,长期储蓄型保险在养老规划中的价值越发凸显。徐昱琛表示,由于大众对养老更为关注,从商业养老险角度来看,市场存在一定的机遇。以养老年金为例,能够提供稳定的养老现金流,这类产品可以契合大众对于养老的需求。当前保险公司也在养老社区等多个方面积极布局商业养老险这一领域。
“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加强第三支柱建设,可以完善养老金体系。保险业可发挥长期确定性保障、分散长寿风险、与养老服务有机结合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提升长期养老资金的投资收益率,成为第三支柱发展的核心力量和重要支撑。”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负责人朱俊生表示。
与此同时,随着保险业务全流程逐步向线上化、智能化转变,不论互联网保险渠道,还是个险、银保渠道,消费者都希望享受到专业化服务。《报告》给出了互联网保险的发展秘籍:专业化、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将是未来竞争的核心能力。
在徐昱琛看来,除了产品本身外,差异化也体现在售前的引流和售后的服务阶段。
此外,北京工商大学中国保险研究院副秘书长宋占军表示,互联网保险不仅需要专业化、个性化产品和服务,同时还应该以合规为前提。
北京商报记者 陈婷婷 胡永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