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张珈萌(山西大学)
随着自媒体行业的发展,抖音、快手等平台上出现了很多探店博主。近期,旅游行业逐渐复苏,各种探店博主又“重出江湖”,“网红”博主探店的影响力日益强大,类似于“小贝饿了”等粉丝量众多的探店博主,其所推荐的店铺会因其影响力而客流量在短时间内大增。然而,随着探店群体的壮大,各种探店乱象也逐渐出现,而且出现探店乱象的情况伴随着整个行业的发展只增不减。
例如:2022年7月中旬,南通一网红博主被曝光在一家土耳其餐厅内消费710元后,未买单径直离开,被服务员叫住才付款,并表示是因为没有人提醒他买单。不仅如此,该博主在个人测评视频中均给予商家的菜品一些负面的评价;南京消费者何森曾在短视频主播的强力推荐下打卡过一家鲜切黄牛肉火锅店,同样的99元双人套餐,分量却比探店视频里少了许多,两个人根本不够吃,“明明是偷工减料,却只能吃哑巴亏。”整个探店行业正在逐渐“变味”,并且影响到了餐饮行业的正常发展。
探店行业是在近三年来伴随着自媒体行业的发展而逐渐兴起的,互联网时代下,中国有大约10.5亿网民,自媒体行业有着深厚的发展潜力和众多的潜在用户,而自媒体行业中的“网红探店”更是在这波浪潮中勇立潮头,而且对于受疫情影响,大批饱受到店率低迷折磨的餐厅来说,网红探店这样的营销方式曾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们的“流量焦虑”。正常合理的探店行为,是替广大消费者充当了一种“信息筛选员”的身份,帮普通消费者筛选删减了大量的混杂信息,并且提出了对美食的推荐,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城市餐饮行业的发展。然而“网红探店”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首先,“变味”的探店对于商家来说并不是有利的,有商家爆料,部分探店博主进入餐馆后声称自己有几万、几百万粉丝,要求商家为其免单甚至向商家索要宣传费用;还有部分博主进来探店寻求合作时,声称自己粉丝众多,能帮助店里引流,但合作后,尽管观看数据不错,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引流效果,消费人次和收入并无明显增加,这是因为这部分博主通过第三方平台刷数据,营造一种流量很大的假象;更有甚者,有的博主会抓住评价机制的漏洞误导消费者,故意给商家制造负面舆情,或者以差评为筹码勒索钱财。
其次,“变味”的探店对于消费者来说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不少消费者经常会因被探店博主的“虚假”视频误导而“踩坑”。部分消费者反映,他们按照博主的推荐前去品尝,但是口味却没有博主所夸赞的那样好,菜品的量也少了很多,根本吃不饱;还有部分消费者反映,所谓的网红餐馆前去打卡的时候,所购买的套餐并不能使用,还有的是需要额外进行消费。
目前,这样的乱象由于缺乏监管已经危害到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餐饮行业的正常发展。在探店全面兴起的时代下,餐饮行业的商家应该以诚信为本,专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将提升自身的实质竞争力作为发展目标,如果把服务和餐品做好了,顾客自然会上门,无需过多地推销,生意也可以保持稳定。如果这些没做好,那线上带来的生意也很快会离开,这种利用“网红”带流量的拉势能的做法只是一种短期行为,餐饮行业的从业者们要始终以消费大众为核心,否则的话不仅会让消费者的消费体验感大大降低,而且还影响了自身的信誉度,影响未来的发展。
“真实性才是探店活动的灵魂”。多位专家表示,各种探店乱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探店属于新型宣传方式,缺乏相关法律规范,探店有关行为的法律属性、有关主体的责任划分都不够明确。例如虚假宣传,就有很强的隐蔽性,很难发现并认定,甚至存在争议。在去年9月份,抖音发布了探店整理公告,整治探店乱象,对违规创作者,平台将予以内容不推荐、停播、封禁投稿权限、回收直播权限、账号永久封禁等处罚,并进行公示通报。抖音平台率先上线相关规范为规范探店乱象开了个好头,有助于促进行业自律和有序发展。近日,有消息称,《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即将在5月1日实施,其中提到“通过知识介绍、体验分享、消费测评等形式推销商品或者服务,并附加购物链接等购买方式的,广告发布者应当显著标明‘广告’”,而大众所熟悉的达人探店类短视频内容,属于该规定范围内。新规施行之后,到底会真正给探店行业带来怎么样的影响,能否让行业更为有序?一切还有待观察。但至少,监管的风已经吹过来了,也就能够给达人、机构们提提神,放弃流量至上、唯利是图的想法,真正回归内容初心。然而,未来探店行业具体该如何规范和引导其正确发展,还是任重而道远的,仍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