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薛宝琴的形象光彩夺目,好像连林黛玉、薛宝钗都稍逊风骚。跟《红楼梦》一贯的风格不同,薛宝琴似乎只有优点没有缺点,完美得有些概念化、不真实。
其实薛宝琴不见得那么完美,书中并没有浓墨重彩地描写薛宝琴的人物形象,至于薛宝琴的才情,那十首怀古诗,只能证明她见多识广,诗写得并不怎么样,李纨都不屑于点评。但是宝琴却带来轰动效应,我觉得她更像一个象征完美的符号。
首先她见证了贾府的命运。第五十三回,薛宝琴作为王夫人的干女儿,参与了贾府最隆重的除夕祭宗祠活动。 本来薛梅两家地位相当,随着薛蝌父亲的去世,今非昔比了。薛家都要娶邢家这贫寒人家女子为妻了,贾母却问其生辰;第三十五回,原本巴结贾府的傅试家的婆子也能进入大观园了,这些都表明已经没有名门望族愿意将女儿嫁进贾府了。
其次,她见证了宝黛爱情的忠贞不移。面对绝色佳人,贾宝玉大发感叹:老天,你有多少精华灵秀,生出这些人上之人来!薛宝琴长的很美,也很有才华,性格开朗活泼。但是,宝玉对她却完全没有男性对女性的心动。有的只是哥哥式的关爱与欣赏。仅此而已。宝玉已心定黛玉,因为宝黛感情的忠贞,无论眼前再出现多么优秀的女子,也不能让他动心。黛玉再也不担心宝玉。
第三,她见证了钗黛的友情。由于贾宝玉的爱情表白和宝钗的真诚关怀,钗黛之间的障碍拆除了,林黛玉不再对薛宝钗有敌意。自从宝钗进贾府,因为她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让黛玉悒郁不忿。宝钗的金锁在黛玉心中种了一根刺,因为宝玉多情,黛玉对凡出现在他身边的女孩,甚至包括刘姥姥故事中的茗玉,都会生出情绪来。引发了与宝玉的多次吵闹。宝玉吐肺腑,黛玉的心魔被驱除。宝姐姐竟真是个好人。所以黛玉变得宽厚平和。第四十五回黛玉犯嗽疾,宝钗来探望,二人成了可以交心的好姐妹。第四十九回,贾母表现出对宝琴的宠爱时,宝玉还担心黛玉会吃醋。不想林黛玉爱屋及乌,和宝琴一见如故,赶着她叫妹妹,并不提名道姓,如同亲姊妹一般。薛宝钗都忍不住心生妒意,说“我就不信我那些儿不如你。”
第四,她的出现为贾母借琴击钗提供了契机。贾母见了薛宝琴喜欢得不得了,让王夫人认了干女儿,安排她到自己屋里同住;还专门给宝钗带话,别管严了她;把珍贵的凫靥裘送给宝琴。老太太这是何用心,是不是有点作戏。
贾母还询问宝琴的年庚八字。表面上有意宝琴,实际上在婉拒宝钗。她的意思是,我宁要宝琴也不要你宝钗。老太太也许是明知宝琴已经许人了才问宝琴生辰。同时肯定了宝琴,也就等于肯定了薛家,无论薛家如何回应,贾母都能达成心愿,再次显示出她的老道。
第五,薛宝琴的结局寄托着作者的期望。第一百十八回,王夫人说一句:“那琴姑娘,梅家娶了去,听见说丰衣足食,很好。”薛宝琴总算摆脱了那“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魔咒。这一句淡淡的“丰衣足食,很好。”也许就是最好的宿命。相比于别的金钗们,死的死,出家的出家,这是非常乐观的结局。也许作者并不希望所有女子都薄命,以一个完美的女性寄存他心中美好的期望。
第六,薛宝琴的人物形象,寄寓着作者超越时代的女性观。宝琴是与钗黛不同的女子形象。她随父亲游历了很多地方,见过世界的广阔,心胸更为豁达。这是作者的女性观:女人不必把自己关在深闺,在读万卷书的同时,不妨走出闺门,甚至走出国门,去行万里路。这是超越时代的,即使在现代,也不落后。 薛宝琴的出现,给大观园带来一股清风,打开一扇崭新的窗口。宝琴象征着永远有更美好的人、更宏大的世界。宝琴描述的金发碧眼西洋美女诗人,体现了作者放眼世界的胸怀。在宝琴这十首怀古诗的影响下,黛玉才写出了悲叹古今女人命运的《五美吟》,虽然还有自悲自叹,但其广度已非昔日可比。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