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丰田和比亚迪合资造车的消息一出,各大网络媒体争相评论,很多人对此难以置信,丰田作为全球汽车制造业的顶级巨头,为什么和一家国产车企合作,丰田不是一直雄心勃勃要重返新能源汽车领域吗,这是不是比亚迪在抢流量?
对此比亚迪并没有太多表态,在合作的三年后,比亚迪和丰田联合打造的首款车型发布,用事实证明,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就是可以让顶级巨头弯腰合作。
(资料图)
如今,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全球第一,全球有超过60%的新能源汽车由中国生产销售,中国新能源汽车专利公开量占全球的70%,全球有超63%的动力电池由中国供应。中国已掌握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和完备的产业链,中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新能源汽车强国,与此同时,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作为全球首个达成这一目标的车企,见证中国品牌的力量,比亚迪销量神话又达到了新的一个里程碑,而这一神话,还得从比亚迪DM-i超级混动技术开始。
DM-i技术让燃油车彻底坐不住了
2021年1月11日,比亚迪DM-i超级混动技术正式发布,搭载秦PLUS、宋PLUS和唐等车型上市,此时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一个“王朝”即将建立。在此之前,对于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还是有很大的观望态度的,新能源汽车的优点非常明显,那就是养车成本低,但燃油车阵营说新能源车续航短、充电速度慢,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明显改善,直到DM-i超级混动技术出现,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的天平开始倾斜。
一辆新能源汽车,价格和同级别燃油车不分上下,纯电动车因为电池成本导致价格居高不下,但是DM-i技术下的插混实现了拿买燃油车的钱买新能源汽车,除此外DM-i技术实现了发动机和车轮的解耦,通过串并联架构实现发动机和轮子的解耦,让车有了纯电、纯油、油辅电等多种工作模式,能量更加高效利用,可以实现更长的驾驶里程,此技术还改善了车辆的动力性和稳定性,提高了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和供能性,诸多优点融为一体,让消费者实现“闭眼买车”的现象级爆火。
比亚迪依靠DM-i技术,2021年比亚迪全系乘用车累计销售73万多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接近60万辆,同比暴增231.6%,是小鹏、蔚来、理想三家年销量总和的2倍之多,月销量达到特斯拉的3倍,稳坐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老大位置。
就在大家都觉得王传福这次真是收获了做梦都想不到的成绩时,却不知道这一天的到来相交于王传福原本的期望,晚了4年。
曾经喊出2015年比亚迪全国销量第一的王传福
1995年,王传福创办比亚迪进入电池领域并用了3年时间成为行业龙头,就在电池业务如日中天的时候,王传福在2003年突然收购了秦川汽车跨界造车,一个电池大王准备造车,在那个年代,可比现在小米造车还要震撼的,小米造车是期待,而比亚迪造成就有点“得意忘形”了,当时的中国汽车产业实在太落后,国产车一个能打的没有,全部在低端车徘徊,一个外行来造车,在很多人眼里已是败局已定,但F3的出现让消费者第一次见识到了比亚迪汽车的竞争力。
2007年,比亚迪高端车型F6开发出来,王传福在F6下线仪式上发表了比亚迪未来的战略方向:将依靠电池产业突破,进军纯电汽车和混合动力车市场,并计划2015年实现比亚迪全国销量第一、2025年全球销量第一的目标。
2007年说出这样的战略方向,什么概念?
2007年,全球的汽车领域毫无疑问是燃油车的天下,当时的燃油车开始乘着电子化的浪潮逐渐朝着智能化发展,像一汽大众迈腾作为一汽大众大众品牌未来“旗舰车型”首次亮相,售价高达24-35万元,比亚迪也刚借助比亚迪F3的热销在国产车市场站稳脚步,这时候喊出比亚迪汽车2025年全球第一的豪言,未免有点太过自负。
到底王传福有没有“太过自负”呢?熟悉王传福经历的人知道,他是个执行力很强、科研能力很强以及“工作狂”秉性的全能型人才,2008年比亚迪第一款可充电的插混新能源汽车F3DM强力推出,被视为自主品牌车企在插电混合动力技术方面的先锋,但不幸的是,2008年恰逢全球经济危机,比亚迪F3DM又如此的与大众市场格格不入,其销量非常惨淡,后续即便是2010年深圳推出的高达8万元个新能源购车补贴下,全年售出仅有300辆左右。
但2008年在美国底特律,有人采访王传福:2015年全国第一、2025年全球第一的目标有变化吗?王传福回应:没有变化,我们还是信心百倍。
此后的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不断换代,但浪花依然很小,绝大多数消费者还是把目光放在了更为“靠谱”的燃油车上,毕竟一辆汽车的钱可不是小数,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始终不温不火,也是因为刀片电池这一关键技术的出现,比亚迪才扭转了这一状况。
近30年的技术积累,王传福一直在布局
1995年,原本在体制内做研究的王传福扔掉“铁饭碗”,在深圳创建了比亚迪电池制造公司,两年后就卖出1.5亿块镍镉电池,成为世界排名第四的电池大户,2003年,比亚迪一举超越日本三洋,坐上了手机电池供应商第一把交椅。
之后,王传福虽然转型造车,但对于动力电池方面,王传福坚持“比亚迪的电池暂时不会对外出售”,比亚迪主打的磷酸铁锂电池虽然安全性高,但续航能力稍弱,不主动用技术抢占市场的结果就是,竞争对手有足够的空间成长,2021年上半年,宁德时代国内装机量达到了25.76GWh,市场份额49.1%;比亚迪虽位列第二,但市场份额仅有14.6%,差距越来越大。
2018年,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王传福开始调整电池战略,推进比亚迪业务分拆,陆续成立了包括弗迪电池在内的5家子公司,电机、电池、动力总成等业务都分拆出去,参与市场竞争,参与市场竞争的弗迪电池无疑是久旱逢甘霖,2020年,弗迪电池推出刀片电池,其电池包体积能量密度接近三元锂电池,搭载刀片电池的车型可满足600公里以上的续航需求,以安全著称的刀片电池,通过了有着动力电池安全试验界“珠穆朗玛峰”之称的针刺测试,成为比亚迪最有力的竞争点之一。
前面提到的DM-i技术,也是脱胎于2008年推出的第一代e平台。
比亚迪DM-i的研发,并没有延续2018年推出的第三代DM技术,而是对2008年推出的第一代DM技术进行重新打磨,将第一代DM技术中1.0升自然吸气发动机串联连接两个电动机的原始设计,升级到1.5升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串联两个功率提升超过2倍的电动机,为此申请几百项专利,解决发动机燃烧效率、串联二次能量转换等问题,这一设计比起第三代DM技术,取消了多档变速箱和行星齿轮排,进一步压低了生产成本,所以比亚迪DM-i车型能把价格降到同级别燃油车的价格。
征战欧洲,全球第一
2021年7月,欧洲禁燃法案正式提出,到2035年在欧盟范围内禁止销售所有新的汽油和柴油驱动汽车、轻型商用车、混合动力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这项法案的提出无疑是利好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
2021年5月,比亚迪吹响征战欧洲的号角,首批100台唐EV发往挪威,比亚迪全球布局开始拉开大幕。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占世界新能源车份额的63%。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欧洲更是中国车企新能源车型出口的首选地。中汽协数据显示,2021年-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面向欧洲的出口明显增长,2022年出口欧洲的新能源汽车占比达到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的49%,超过30万辆。
早在1992年,在中国还被称为“自行车王国”的时候,钱学森就向国家建议,绕开汽油、柴油汽车,研制新能源汽车,国家也高度重视,把电动汽车研究计划项目列入“八五”计划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当时还是无比超前的建议,如今已经成就了全球第一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
怎能不自豪!
标签: